【各医院报告】高电位治疗仪治疗冠心病方案
发表时间:2015/08/27浏览量:1079
高电位治疗冠心病:
由于高电位治疗能使微血管扩张,血流加速,也有活血化瘀,改善微循环作用,另外改善血清中脂蛋白结构,降低血液粘稠度,对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,增加心肌的血氧供应,改善心肌损害及心肌的复极功能;电位疗法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特别是自主神经系统功能,对血管弹性和减低外围阻力起一定作用。
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三院报道用高电位治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:主要表现胸痛、心悸、气短、心绞痛,心电图表示心肌缺血。(ST段下移0.5~0.15mV,T波倒置或低平)。冠心病高血压34例,除冠心病表现外,心电图示:频发房性期前收缩,房速或房颤,频发室性期收缩(二、三联律)。冠心病兼有颈椎病15例,患者除冠心病表现外,尚有眩目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经X线诊断为颈椎病,脑血流图显示椎-基地动脉供血不足。
从表6-1(常见病高电位疗法第77页)观察94例中显效48例,好转40例,其有效率达93.6%。其中仪冠心病伴有高血压和颈椎病显效率最好,心绞痛和心律失常次之,疗效差或无效者因为未能坚持1个疗程。
表6-1 临床治疗效果[例数(%)]
疾病 | 例数 | 显效 | 好转 | 无效 |
冠心病心绞痛 | 36 | 13(36.1%) | 19(52.8%) | 4(11.1%) |
冠心病高血压 | 34 | 20(58.8%) | 12(35.3%) | 2(5.9%) |
冠心病颈椎病 | 15 | 13(86.7%) | 2(13.3%) | 0 |
冠心病心律失常 | 9 | 2(22%) | 7(77%) | 0 |
合计 | 94 | 48(51%) | 40(42.6%) | 6(6.4%) |
笔者观察用高电位治疗119例不同病种的患者,平均治疗次数为23.5词,显效、好转、无效的平均次数分别为28.5次、13.9次、4.5次,由此可见疗效与治疗次数成正比。
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也报道用高电位治疗冠心病系心绞痛18例和高血压心绞痛6例,均取得良好疗效(常见病高电位疗法第78页表6-2)。
表6-2 临床治疗显效[例数(%)]
疾病 | 例数 | 显效 | 好转 | 无效 |
冠心病心绞痛 | 18 | 8(44.44%) | 10(55.6%) | 0 |
高血压心绞痛 | 6 | 4(66.7%) | 2(33.3%) | 0 |
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对高电位治疗18例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参数进行比较(常见病高电位疗法第78页表6-3)。
冠心病患者大多数具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降低,尤其是心脏的心缩功能减退更为明显。下表可以看出治疗后明显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,尤其是总外周阻力,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(p<0.01)(表6-4)。同时也是能增强心脏收缩功能,增高动脉灌注压,改善血管功能,调整心室运动的协调性和主动脉的顺应性,从而使排血量增加,致心脏供血得以改善。<>
表6-3 心功能参数的变化(x+s,n=18)
项目 | 正常值 | 治疗前 | 治疗后 | P值 |
每分钟输出量(CO) | 4~7L/min | 6.82±1.8 | 7.96±1.8 | <0.05 |
每博量(SV) | 60~120ml | 80.3±13.5 | 118.5±12.6 | <0.01 |
心脏指数 | 2.5~4L/(min·㎡) | 2.66±1.84 | 4.18±2.31 | <0.01 |
左心室做功指数(LVWI) | 2.9~6.4kg/(min·㎡) | 3.20±2.50 | 5.88±1.96 | <0.05 |
舒张期振幅时间指数(DATI) | >0.6 | 0.43±0.10 | 0.65±0.82 | <0.05 |
机械舒张时间 | 450~633(ms) | 561.2±11.3 | 5.96±13.8 | <0.05 |
冠状动脉灌注压(CPP) | >7kPa | 6.53±0.24 | 8.28±1.26 | <0.05 |
主动脉顺应性(AC) | >1.6(ml/mg) | 4.20±5.60 | 8.10±2.50 | <0.01 |
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用高电位治疗44例冠心病患者,其中显效20例,好转8例,无效6例。治疗的效果与治疗时间(次数)成正比。你可能还想了解:百世康高电位治疗仪具有哪些优点?
----本文摘自:人民军医出版社《常见病高电位疗法》编著:朱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