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神经麻痹高电位治疗方案
发表时间:2015/11/07浏览量:838
面神经麻痹可见于任何年龄,无性别差异。多为单侧,双侧者甚少。发病与季节无关,通常急性起病,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,可于数小时内达到高峰。有的患者病前1~3天患侧外耳道耳后乳突区疼痛,常于清晨洗漱时发现或被人发现口角歪斜。检查可见同侧额纹消失,不能皱眉,因眼轮匝肌瘫痪,眼裂增大,做闭眼动作时,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,而眼球则向外上方转动并露出白色巩膜,称Bell现象。
下眼睑外翻,泪液不易流入鼻泪管而溢出眼外。病侧鼻唇沟变浅,口角下垂,示齿时口角被牵向健侧。不能做噘嘴和吹口肖动作,鼓腮进病侧口角漏气,进食及漱口时汤水从病侧口角漏出。由于颊肌瘫痪,食物常滞留于齿颊之间。若病变波及鼓索神经,除上述症状外,尚可有同侧舌前2/3味觉减退或消失。
蹬骨肌支以上部位受累时,因蹬骨肌瘫痪,同时还可出现同侧听觉过敏。膝状神经节受累时除面瘫、味觉障碍和听觉过敏外,还有同侧唾液、泪腺分泌障碍,耳内及耳后疼痛,外耳道及耳郭部位带状疱疹,称为膝关节神综合征。
【高电位治疗】南京金陵老年病康复医院吴斌报道,针灸配合高电位治疗面神经麻痹20例取得满意效果。
针灸取穴阳白、四白、迎香、颧髎、地仓、颊车、合谷等穴平补平泻法,每次留针30min。
用高电位笔刺激及针刺腧穴、每次15min,1/d,10次为1个疗程。
治疗结果:痊愈8例,好转11例,无效1例。
针刺可以祛风通络、行气活血之功,而高电位则可以起到活跃细胞、促进新陈代谢、改善血液循环、调节自主神经功能、消炎镇痛的作用,两者结合治疗取得更好效果。
----本文摘自:人民军医出版社《常见病高电位疗法》编著:朱平